2014 年即將進入尾聲,在結算今年收獲之際,也別忘了替未來做打算。迎接 2015 年之際,國外媒體羅列多項行銷趨勢,讓你的行銷預算投入之前,觀察未來商業及科技走勢,才能讓錢花在刀口上,達到事半功倍效果。

大數據(Big Data)、行動/穿戴裝置、雲端運算、社群網路將持續在新的一年發揮科技影響力。不論是大數據、雲端、社群網路、行動化皆有一項共同本質,都與「內容」(content)有關,不論是產品訴說的故事內容、廣告內容、行銷策略內容,持續與行動科技、社群網路展開深度互動。因此看看專家預測,明年行銷趨勢有哪 10 大重點。

 

1. 內容行銷比以往更重要

國外媒體 Russellsgroup 指出,一家企業如何建立聲望必須取得消費者信任,最重要的核心是企業能不斷從許多管道、平台上推出有價值的內容。內容可以包含較有深度的產業分析資料,或老少咸宜的娛樂資訊。根據美國內容行銷機構(Content Marketing Institute)研究提及,往往最頂尖的 B2B 內容行銷策略,都會把企業的文章、影片、電子報、個案分析,持續在社群網路或其他網站等管道上傳播。不僅可吸引及取得目標明確的客戶信賴,並在該產業內建立正面的聲譽。

 

2. 內容行銷重視文本真實感及代言者

承接內容行銷策略,如何讓內容文本更吸引人,甚至讓人過目不忘?富比士(Forbes)一文提及,YouTube 頻道廣受歡迎的知名個人頻道代表 Joey Graceffa、Evelina Barry, 在CMO Club 高峰會上表示,行銷手法的操作,企業應重視產品內容與讀者連結的真實性,更勝過過多宣傳手段。

要抓住消費群或觀眾,首先要耕耘你潛在對象注重的價值觀為何。接著,把產品內容與吸引人的品牌意象做深度結合,消費者自然能在產品意象及背後價值觀,和自我建立起關聯性,產品黏性自然產生。另外,找意見領導者與素人代言的最大差別,知名人士的代言不僅讓品牌知名度大幅提升,更容易成為大眾追隨對象。

 

3. 社群行銷策略更多元化

各種社群網站不斷推陳出新,從 Facebook、Instagram 到 Tumblr,各平台訴求的呈現方式不同,因此企業也需要在不同平台設計多元的社群行銷手法。例如日前在 Twitter 爆紅的素人收銀員 Alex,因他長得像小賈斯汀,不僅美國百貨零售店 Target 生意業績大幅成長,也讓這位收銀員頓時成為全球知名人士。不論這到底是不是 Target 的行銷策略,都讓這家零售百貨業者成功吸引到人流及金流。

 

4. 新社群平台新商機.付費或免費的取捨

儘管臉書仍是目前全球使用者最大的社群網站,不過社群追隨者會不斷擴散到其他新興社群平台。外國媒體 Clickz 文章提及,品牌行銷操作者如何在新平台深耕,重先是知道那些社群網站不斷浮出,同時挖掘網站的使用者族群,並做基礎的群體分類,在對的地點及對的時間,用對的口號召喚對的客戶。因此在不同社群網站導入不同的客製化、個人化的行銷策略。

加上最近 Forrester 一項研究指出,分析7個社群網站上的品牌行銷與使用者的互動程度。臉書上品牌貼文與消費者的互動度僅達 0.7%,反而是 Instagram 比例最高為 4.21%。而這項結果讓企業可以思考,在社群網站中,比較需花費的廣告行銷與免費貼文行銷,打中目標群體客戶的效益何者為大,才不會投入過多預算而未帶來實質效果。

 

5. YouTube 是影片行銷主流、但不是唯一

影片行銷除了傳統電視廣告之外,許多企業認為把影片投放到 YouTube 便完成行銷工作。但事實上,有越來越多的影片互動是在 YouTube 之外,例如越來越多個人拍攝的小短片會放在 Twitter 的 Vine channel,或是利用簡易動畫(GIF)在 Tumblr 上播放。由於影片製作成本是行銷工具上較昂貴的支出,但卻又能傳遞最有話題、創造性內容,因此企業或許能嘗試在不同群網站,推出短片行銷,觀察市場接受度及反應效果。

 

6. 行動優先正夯 行動行銷講究使用者經驗

行動優先是當在電子商務最夯詞彙,數位產業市調公司 eMarketer 研究發現,透過手機搜尋企業資訊的比例,更勝過桌上型電腦。富比士更預測到 2017 年,3C 網路設備的銷售,將有 87% 為平板和智慧型手機。而另一項調查更指出,現在超過 50% 的消費者,在進入店家消費前會先用智慧型手機搜尋。有 18% 會透過手機詢問產品資訊,並完成購買。

行動裝置的網站行銷也講究使用者經驗,由於行動裝置螢幕比筆記型電腦、電視螢幕小,如何讓行銷內容、形式在小螢幕呈現,人性化、使用者的意見回饋將是行銷後期需要執行的工作。企業可利用讓消費者回填 eMail,或統計社交平台上使用者分享的內文,來改進行銷內容,正向的感官感受才能讓行銷真正穿透到日常行動當中。

不過建立行動裝置的專門網站除了考量成本,後期的維運更考驗企業的能力。行銷預算必須做有效率分配,才能讓品牌行銷做最大影響力。因此預算應如何分配,須觀察自身企業需要什麼?希望達到什麼樣的實質效果?找出優先性,並評估這樣行銷方式,是否真的讓投入的成本得到最大效益。

 

7. 集客式行銷提升線上營銷

隨著內容行銷及社群行銷的興起,集客式行銷(Inbound Marketing)比以往更加重要。如何讓客戶主動點擊企業網站、App,關鍵在如何贏得潛在客戶的注意。從部落格文章,YouTube 視訊或音訊內容,再到白皮書、電子書、線上會議等形式,引起消費者共鳴而進一步與品牌產生雙向溝通,最後才能累積一群忠誠客戶。

過去追求 Outbound Marketing,企業先制定好要和消費者溝通的特定訊息,接著在電視、廣播、平面雜誌、報紙及電話行銷等溝通工具,但隨著資訊爆炸,此行銷策略對消費者的影響性及效果逐漸降低。相反的,入境行銷先選擇目標客戶,接著找到適合的社交、社群平台,再推出吸睛內容強化行銷效果。

全球知名的集客行銷公司 HubSpot 的報告顯示,在今年行銷預算編列上,各公司平均達 74% 維持或提升入境行銷成本。這數據顯示越來越多公司發現,入境行銷方法在投資回報率(ROI)有實質提升。所以企業想成功抓住客戶的心,必須讓客戶主動連上企業的網站、部落格、社群平台。

 

8. 再行銷廣告也有成長空間

利用巨量資料分析使用者偏愛的商品類別,將有助提升再行銷廣告策略的成功。利用網路瀏覽演算法,追蹤使用者觀看哪些網站,在那些產品頁面停留的時間最久。當客戶關閉該網頁,並瀏覽其他網頁時,卻能跳出或呈現先前瀏覽的商品廣告,這就是再行銷廣告的效用。

根據一項調查,當訪客首次進到網站就下單的比例僅為 2%,但利用再行銷廣告工具, 網站轉換率的比例就大幅提升。甚至透過不經意或反覆出現廣告的手法,都能強化瀏覽者對該品牌的印象,即使沒有立即購買,但無形中建立信任感後,購買的機率將逐漸提升。

 

9. 社交訊號與搜尋引擎最佳化互動更緊密

過去許多研究指出,社交訊號(social signals)與搜尋引擎排名(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SEO)之間的關係,無法證明有絕對直接關聯,但這兩者之間的連結將在 2015 年越加緊密。每一家公司都希望自己公司與產品的能見度、曝光率能不斷提升,如果能在搜尋引擎名列前茅,讓公司被認識的廣度自然增加。而社交訊號與 SEO 之間,存在「訪客」這個角色,當推出一項熱門產品時,訪客的喜愛度及行為,進而影響 SEO 的排名。

未來,如果社群上的行為或社群影響力,更廣泛受到搜尋引擎認可,或是搜尋引擎的演算法被修改,例如臉書的按讚數、粉絲團成員數會直接反應到 Google 搜尋排名,這就直接導致社交訊號、訪客、搜尋引擎最佳化三者,彼此的關係互動更為緊密。

 

10. 利用新科技.嘗試新穎行銷面貌

適度利用科技媒介,讓品牌形象在不同平台被看見,這能讓傳統的行銷手法多一些變化。例如 MediaMath、Dynamic Signal 是利用新型態數位科技,來跳脫傳統行銷策略的顧問公司。當行銷人員越能掌握新型態的科技應用,行銷的形式及效果也能有新的創新,進而建立起品牌的創意印象。

 


轉載來源

 

arrow
arrow

    知行者創藝行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