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還未察覺,但「共享經濟」的商業模式已不僅在檯面下暗潮洶湧,同時也逐步攻佔媒體版面(無論正面或負面評論)。原因無他,新一波革命已悄然舉起大旗,而多數的人卻只感受到生活細節的變化,卻忘記這波大浪已打至跟前。

現在,你可以選擇逐浪造夢,或隨潮起伏地繼續生活。

 

話說從頭:共享經濟一直存在而靜待機會


共享經濟(sharing economy / shared economy)其實並非是什麼因網路而興起的新概念,推回至十八世紀早已見端倪(註),後在二十世紀、70s 中期後被資本國家在經濟模式不斷發展雇員股份制而逐步建立了模式雛形。現在,因為互聯網的崛起,逐步地將共享經濟推向浪頭。

作為新經濟的一個號角手,共享經濟著實在這幾年為我們帶來了不少便利與對傳統的顛覆。從早個七、八年興起的二手資源交換平台,到近年交換住所的 airbnb、拆攤油資分享旅程的 Zipcar、出租自己平日用不著的派對衣物的 Rent The Runway 和已經熱翻天的叫車 uber,無一不是秉著 “有共享才更響” 的經營理念崛起,把市場前後翻了好幾轉。

按我們一般對商業模式的認知,總是以「本業營利」為最高經營方針,但共享經濟卻是以「善用閒置資源」為模式的首要任務,而非以平台鼓勵參與人以此為生(當然,就 uber 和 airbnb 的案例裡來說,不少業主都已選擇專心投入)。

 

數據天空:共享經濟通往成功的新端口


有人會問:那麼,隔了那麼久,何以現在竄起?答案相當簡單:你能看到此文的最大功臣-網路



數據網路給予了看中共享經濟的創業家們一個有別於傳產的道路,雖說未必是康莊大道、雖說未必不會受人打擊,但這終究是開了個頭,讓更多有 idea 的 “冒險家”(創業從來就是伴隨冒險而生)得以此為跳板,以具備產能計算、社會化整合、技術交換、及反應迅速的數據開始投入市場,產生效應,累積數據,並找到願意實質支持自己的資金入駐。

現在,共享經濟憑藉著這些驚人氣勢不斷在世界各地掀起波瀾,只為了讓人們看見「共享」其實可以更具規模,也更具創意。

 

顛覆框架:衝撞既定規則必有衝突


當然,在這些利用閒置資源的過程中,一定會原本的產業框架和規則產生不免的衝突,而這些衝突在 H2 看來或許可認作對「個人加值」從不視為必須要做的人的一個警惕,因為世界在變,你可以不變,但你終究會不見。



法國街頭日前才發生因計程車司機受不了這些可以更快掌握客戶資源的 uber 簽約司機在路上隨意攔截客人、瓜分市場,不僅大舉抗議、燒毀汽車,更發生了不少次的肢體衝突。在中國,根據 36kr 的貼文指出,部分出租車司機正計畫舉行一個全國大罷工,來抗議因為打車軟體而致收入銳減的現況。

確實,違反法令是事實,但是否真的計程車行業只能永遠如此-在單一環境下生存,等待更大的車行或政府力量改變?或許,共享經濟是另外一次喚醒這產業的人開始正視「市場價值」議題的最佳良藥。

畢竟,良藥苦口啊。

 

轉念如流:巨型企業搶佔共享席次更上一層


過往,每當有一個可能嚴重影響到自己業務的模式進入市場時,總會誘發不少大型企業的攻擊(夾殺更是時有耳聞),目的就是為了阻止新竄起的商業規模瓜分自己的業務。

這次不同了,大型、巨型企業逐漸樂觀看待「分享經濟」的崛起,甚至開始投入相關的項目當中。

最明顯的產業,當推汽車產業。根據市調公司 Frost and Sullivan 表示,汽車共享產業正以 44% 比率在成長,預估 2016 年時會創造超過 30 億元營業額和 440 萬會員數。當這種汽車共乘經濟行為發生時,實際上是影響汽車的銷售額,但當企業主或核心管理人員懂得變通時,反而可以成為新興模式中的合作方、甚至是急起直追的後起 “老” 秀。

福特「Peer-2-Peer」:讓司機可以在短時間自己用不到車子時出租給他人使用的計畫,將汽車價值與產能提昇。目前計畫希望在各種像是公司同事、公寓鄰居、或是家庭成員等這類小型團體中提昇使用率,讓汽車的使用機制可以更順暢。

 

後勢看俏:市場永遠有更多的需求


我們正處於一個扭轉的點上,如果善用符合分享經濟精神的心情去看,那麼你就會發現其實周遭還有許多資源沒被用起來,甚至長時閒置。

這些資源永遠不缺,只是我們忘記關懷這些人,也忘記資源其實可以被更有效的應用。恭喜你看見這一文,因為數據為共享經濟開了一道門,而且未有枷鎖,只差你走上前去敲個門,或許就開啟了屬於你的共享事業。

 


[註] 早在十九世紀,就有人開始對類似分享經濟的比例相應增減制進行了一些論述。1885 年,英國學者蒙羅認為這是 “自李嘉圖地租理論宣告以來財富分配方面的最偉大發現”。威斯·斯馬托認為它 “可以把工人和雇主雙方的利益結合起來”。以後,安德魯.卡內基聲稱 “這是資本和勞動問題的解決,因為它能使它們兩者無論在繁榮還是在逆境中都成為伙伴”。但是,這些論述在當時沒有引起重視。

 

↡ 掃描關注微信公眾號 ↡

  

✎ 您可透過連結知行者官網瞭解我們提供的業務項目。
✎ 業務聯繫請郵寄 chi.gyosha@gmail.com 或電話 (02) 2760-8038。
✎ 若您是 facebook 重度使用者,歡迎加入我們的粉絲專頁

 

arrow
arrow

    知行者創藝行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